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万历明君 > 第87章 席珍待聘,循序渐进

  京营制度在于谦之后,便没有一个长时间的定制。

  天顺、成化、正德年间,几经演变。

  如今所用的定制,乃是嘉靖二十九年,世宗皇帝所设。

  京营划分三大营,包括五军营、和神机营,设武将一人总督,文官协理。

  虽说一总督一协理,高下立判。

  但俗话说得好,人事和经济大权在谁手里,就是谁说了算。

  从隆庆年间开始,京营内部若是推补号头、中军、千把总等基层武官,都得兵部审查通过后,才会题请皇帝批准。

  至于中层武官副、参、游、佐等将,则是京营总督,会同协理戎政一同推举,再由兵部报皇帝御批。

  军饷就更不必多说了,不过兵部这一关,一个铜板也别想拿到。

  甚至皇帝想发赏银,也会被兵部拿出边军以“利害劳逸,相去甚远”给挡回来。

  所以,兵部侍郎协理戎政这个位置,可以说才是真正的京营话事人。

  本来朱翊钧只是打算用赵孔昭这个病号,给这个位置占住,不要妨碍顾寰的手脚。

  但如今既然形势有变,那也不妨争一争这个位置。

  能加快整备京营的速度。

  栗在庭话一出口,有心之人,立刻警觉。

  霍冀更是皱眉冷声:“栗给事中不要对同僚太过苛刻,谁还没个病疾的时候。”

  “谭纶同是肺疾,不也被陛下委以重任?”

  栗在庭也不跟霍冀争执,不紧不慢站回了班列。

  言官弹劾就得自请致仕,这是成例,谁也免不了。

  更何况,赵孔昭早有致仕之意,奈何是个皇帝跟兵部都能接受的人选,才被拉着不让走。

  如今栗在庭吆喝一嗓子,弄出些争吵,并不是为了给赵孔昭压力,而是为了朝臣争起来,皇帝才好居中裁判。

  就在这时,御阶上的皇帝终于开口。

  “好了,朕明白诸卿的意思了。”

  朱翊钧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但,勋贵于国朝有功,减罪也是祖宗成法,若是要重处,实让两宫母后为难。”

  “此事,朕再与母后商议一番,再议罢。”

  “至于赵侍郎染疾不能视事,正当好生修养,以待痊愈,夺职之说,不必再提!”

  要是当廷做决定,火候还是不够。

  等发酵一两日,广泛讨论起来,朱翊钧才好下场做这个裁判。

  廷议吹风、上书争论、皇帝裁判,都是必要的步骤,也是实现皇权最简单的路径。

  皇帝既然发话中场休息,百官也不好再继续。

  只一些有心之人互相对视,交换眼神,心中做好应对的打算。

  廷议的事总是一波接着一波。

  随后廷上又因为海瑞带回来的巡盐银,争执起来。

  部司能支配多少银钱,直接关乎到自身的权力大小,自然没人会在这时候搞什么客气相让。

  光禄寺哭穷给朱翊钧都看得尴尬了,说什么为了接济供应,已经开始变卖铜铁废器、剩余麴块。

  而平时兢兢业业,鲜少参与是非的工部尚书朱衡,也在廷议上急的脸红脖子粗。

  一会是什么二十三座水闸,一会又是因设昭陵卫于昌平州,要修建门楼、公廨、营房等等。

  朱翊钧也不好管束——张宏替内帑哭穷,更是声泪俱下,大家都没什么差别。

  争了大半个时辰,好歹是议出了结果。

  六部各取所需,内阁宰割分银,皇帝端坐背书。

  一场廷议,给上次分剩下的银两,分了个干干净净,各自归库。

  众人脸色都一副吃了大亏的模样,心中却乐开了——总归是额外分到的银两,往后必然还不少,有助于伸张部司威权。

  大家心情好,此后议事,也顺利了不少。

  迅速过了一遍云南巡抚邹应龙的推举、副都御史阮文中荫子入国子监、祀前礼部尚书章懋于正学祠等事。

  乃至四川叙州府地震的赈灾与免税,户部出银子也一点没有扭捏。

  直至接近晌午时分,这日的廷议才结束。

  皇帝的身影,提前在御阶上消失。

  朝臣们也陆陆续续离开。

  三五成群,各有讨论。

  徐阶多看了两眼被领去偏殿单独奏对的王崇古,好一会才收回目光,缓缓站起身来。

  刚一站定,就发现胳膊被扶住了。

  他不用转过头,也知道是谁。

  徐阶淡淡道:“朝堂上就不必如此了,你我以前又不是没有同朝为官过。”

  张居正摇摇头:“彼时我与老师皆在内阁,自然要避嫌。”

  “如今老师闲散之身,也就无碍了。”

  所谓以备咨知,只论实权,恐怕连个中书舍人都不如,也就省了党朋的嫌疑。

  毕竟是七十的老臣了,搀扶一二以作礼数,也没人会讲闲话。

  徐阶不置可否。

  他神色玩味道:“今日廷议,怎么没议复祀元世祖的事情?”

  徐阶昨日入城的时候,就听说皇帝在祭祀历代帝王,随后还问起历代帝王中为何无有元世祖,甚至最后以皇帝遥祭一礼而结束。

  这自然而然挑起了礼部跟太常寺内部一场争论。

  本以为这是皇帝复祀元世祖的准备,但今天廷议,所有人都未提及,反倒让徐阶有些疑惑。

  张居正扶着徐阶出殿,解释道:“昨日便有人揣摩圣意,上奏说我朝与前元一脉相承,亦是华夏正统,理应复祀元世祖。”

  “结果,被陛下留中不发,并以窥伺圣心为由,罚铜一月。”

  “以至于朝臣摸不到陛下脉络,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
  两人出了文华殿,走得很慢。

  徐阶毫不避讳,直接开口问道:“那叔大以为陛下是什么意思?”

  张居正沉默了片刻,轻声道:“陛下说,要考虑到边塞将士和天下百姓们朴素的感情,让礼部再多讨论讨论。”

  说完这句,就闭嘴不言。

  徐阶若有所思。

  走出一段路后,徐阶挣开张居正的搀扶:“叔大回内阁公办吧,老夫自去东华门。”

  皇帝给的宅邸在东华门外,跟内阁并不顺路。

  张居正从善如流,站在原地目送老师。

  徐阶头也不回,背着双手,晃晃悠悠地往东华门走去。

  脑子里却想起廷议之前,皇帝交代他的事情。

  ……

  半日之前。

  徐阶跟着皇帝去往廷议的路上。

  “徐卿,朕令人编撰了一本数算启蒙书,你知否?”皇帝无意间提了这么一句。

  徐阶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:“知道此事,但并未看过书。”

  皇帝解释道:“我已经让户部官吏、锦衣卫、东厂都修习此书,但稍嫌不足。”

  “明年春闱快到了,不少学子入京备考,朕的意思是,卿到了学院后,不妨招揽一些进士无望的举子,学习数算。”

  徐阶立刻想清楚了缘由,追问道:“陛下想补充精通数算的官吏,为度田准备?”

  彼时皇帝扭头看了一眼徐阶,似乎在想,老年人脑子转得还挺快。

  他开口说道:“是有此意。”

  “不过,除此之外,但还有一层意思。”

  “朕想招揽些有兴趣的学子,专事数算,以求突破。”

  皇帝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不允许再考科举、也不会授予吏身。”

  “总而言之,便是再替朕倒腾一个职序出来,不是官身、吏身,就是学身。”

  “朕给你定个调,若是学身造诣登峰造极,有祖文远之类的水准,可以封爵!”

  徐阶皱眉,更是好奇皇帝的意图。

  竟然连爵位都许出来了!?

  虽说祖文远、王尚彬这等地步也是世所罕有,但许爵未免太过夸张了吧?

  为度田准备,不至于做到这个份上。

  莫非,这就是如今这位皇帝的小众爱好?

  先帝喜欢后宫造人,世宗寻仙问道,这位的爱好则更是独特。

  ……

  一路上回忆着,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东华门。

  但他并没有径直去皇帝许诺的宅邸。

  而是让领路的太监,带他去往新学府。

  徐阶现在最有兴趣的事情,其一,就是揣摩皇帝的想法跟意图。其二,则是看着皇帝施政,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。

  眼下皇帝将大政都托付给了内阁,唯二攥着不放的事,也就是京营跟新学府了。

  徐阶自然很有兴趣去看看究竟在鼓捣什么。

  不多时,就被太监领着,来到了学府门口。

  定睛一看,大门口的影壁上,“求真”、“问道”四字,直让徐阶犯嘀咕。

  不时有人进进出出,似乎已经颇有些气候。

  徐阶朝身边的太监问道:“如今学府的学子都是什么来源?”

  张诚听到徐阶发问,忙上前一步,恭谨答道:“主要是宗室勋贵,以及过来进修的官吏、锦衣卫。”

  本来东厂的太监也是一起来上课的,奈何勋贵、官吏都引以为耻,不愿同堂。

  最后只好请老师到内书堂教习。

  徐阶听了默默点头,他一听便知,后者是给度田做准备的。

  不过前者过来浪费粮食作甚?

  他想到便直接问了出口。

  张诚耐心解释道:“陛下说,只要数算出了师,便能留在学院,吃一份皇粮。”

  “若是能够学到精妙、推陈出新,也不吝封赏爵位。”

  “这话一出,尤其许多勋贵旁支,趋之若鹜。”

  徐阶听罢,心中一哂。

  哪里是奔着皇粮来的,这是都算准了,接下来皇帝必然有一次千金买马骨,老狐狸们都赶着往里送旁支下闲招呢。

  他大摇大摆走进大门,吩咐道:“取一册数学启蒙一给我,再将程大位叫过来。”

  ……

  程大位正在整理书稿,听了新任山长有召,连忙放下手上的事,跟上太监出了房门。

  书院规模不大,一会就到了地方。

  程大位刚走到屋外的时候,就听到屋内气急败坏的声音。

  “不是伱方才说的,这是加号吗!?”

  “徐少师,您看错了,您近点看,这是乘号。”

  后者的声音充满了无奈。

  程大位一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,他站在门口,没有第一时间进去。

  转而看向太监张诚,歉声道:“公公,稍待,我去让人取一副叆叇过来。”

  叆叇就是眼镜,各人称呼爱好不同。

  石板上用碳作书,省钱又省事,就是对有眼疾的人不太友好。

  后来皇帝开恩,发了笔银子,买了些眼镜,以备老年学子借用。

  张诚叫住了他:“无妨,咱家去一趟便是,程教谕还是先去见徐少师吧。”

  程大位拱手谢过。

  又交代了一番放在哪里,这才按捺住心中的忐忑与紧张,推开房门,走了进去。

  徐阶见有人进来,没好气道:“你就是程汝思?”

  程大位深吸一口气,行礼道:“末吏程大位见过山长。”

  徐阶摆了摆手,让人起身,沉声问道:“华夏数算一脉相承,你怎么弄出这么些乱七八糟的符号,莫不是故意为难人?”

  他指着上面的“+-÷”,还有那一串横不平竖不直的数字,脸色尽是不满。

  数算,徐阶虽然不能说精通,但也懂一些。

  数算本身也有简式,包括各类符号,数字等等。

  但如今这些基础的加减乘除都弄出一堆不认识的符号,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,他自然有意见。

  程大位苦笑道:“山长误会,此事是陛下的意思。”

  他无奈地将皇帝那套,什么符号便捷明确,数字清晰简单的说法一一说给这位新上司。

  乃至于这些符号都是从哪些外邦古籍中翻阅出来的,都挨个点明。

  徐阶一听是皇帝的意思,纵然有所不满,也只好咽下这口气。

  闷闷道:“你将此书一一注释后,再交还给我。”

  本来就懂一些,自然不用跟着上课,只需要将符号、数字对应起来便可。

  程大位躬身应是。

  徐阶略过了此事,问起了书院现有的官制。

  程大位小心道:“山长,如今书院并无官制。”

  “起初,陛下说要给出师后留在学院的弟子,授予吏员的身份。”

  “但吏部、户部、礼部都不同意,也就没能做成。”

  徐阶一听就明白里面的弯弯绕绕。

  虽然只是吏员,但这也是一条晋升路径,六部能眼睁睁看着皇帝握在手里就怪了。

  难怪皇帝让他重新定一套学身的官制,还要内帑来发俸禄。

  他沉吟道:“现在留院的标准是什么?”

  程大位忙道:“修完启蒙一的加减乘除,并且能熟练运用于账目核算、田亩计算等应用。”

  徐阶瞥了程大位一眼。

  户部清吏司的吏员也就这水准,你管这叫启蒙一?埋汰谁呢?

  是不是都得达到,钦天监那些动辄数算天体的人,才算是完成启蒙?

  或者像王文素那样,得会定位式样,开方演算,才能算学有所成?

  要不是知道这估计是皇帝起的名字,他当场就得恼羞成怒了。

  他忍住不快,又追问道:“留院的人多么?”

  程大位摇了摇头:“官吏修习完,就回部司了。”

  “倒是一些勋贵人家,出师后反而会留在学院。”

  用陛下的话说,反倒是这批人,不愁衣食,又有些兴趣,反而会留在书院。

  徐阶嗯了一声,陷入思忖。

  恰在此事,张诚拿着眼镜走了进来:“徐少师。”

  他恭谨递给徐阶。

  徐阶扭头看了一眼,信手接过。

  他戴在眼睛上,重新拿起数学书翻阅起来,嘴里说道:“张公公,学院的俸禄,定额是多少?”

  张诚对答如流:“徐少师,如今书院定额一百二十人,俸禄合计定额万两。”

  “不过如今在册只有二十九人,内帑只按在册拨给。”

  “其余还有印刻书籍、修缮房屋、赁舍伙食等,一年合计一万七千四百两,需用时,再按先报后批的流程,由内帑拨付。”

  徐阶大手一挥:“把今年的全部拨给我!”

  “陛下将学院托付给我,是要办事的,每次都报批,消磨功夫,就怕坏了陛下的事!”

  他又看向程大位,理所应当地开口道:“还有各部司、锦衣卫出师的那些人,都得留在学院授课半年才能走!”

  “要是六部跟成国公有意见,让他们来找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