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北宋官家 > 第五十八章:扳倒权臣分几步

  钱惟演的话,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。

  他将丁谓和寇准相比,比的不是这两个人,而是这两件事。

  那么,想想当初寇准一案,后续是如何处置的,一切就都明了了。

  先是寇准被罢相,紧随其后就是降品,贬为地方官员,去做知州。

 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。

  将寇准本人逐出朝堂之后,接着就是清理他在朝中的党羽势力。

  或因和寇准一同涉案,或因日常办公中有错漏,或者干脆直接就是因为依附寇准……

  总之,凡是和寇准结交的大臣,一一被逐渐剪除,远谪出京。

  这些做完之后,朝中能够对此案提出异议的不稳定因素,也就被全部清除。

  所以下一步,就是播罪中外,将那些有的没的罪名,全都扣在寇准的身上,让他名声丧尽。

  最后才是之前丁谓做的那样,再次将寇准彻底远谪,贬为九品小吏,去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直到死。

  虽然说,丁谓做事太急了些,以致于手段上备受诟病,但是,大体上的方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
  只是风水轮流转,丁谓只怕也没有想到,他打压寇准的最后一步还没做完,就轮到了他。

  如若将今日之事和当年寇准之事相比,那么,第一步是丁谓罢相,第二步降品,出为知州。

  再紧接着下去,就该清理党附丁谓的大臣了……

  而要论丁谓的党羽,首当其冲的,就是中书的任中正和枢密院的钱惟演。

  一时之间,王曾也沉默下来。

  如此说来,钱惟演的做法就能说得通了。

  面对丁谓即将倒台的状况,他能做的选择只有两个,要么像任中正一样力保丁谓,要么就是彻底和丁谓划清界限。

  怪不得钱惟演一出招就上了如此狠厉的手段,他压根就不是在置丁谓于死地,而是在自救。

  说白了,丁谓最后到底如何处置,钱惟演并不在乎,他只是要借这种激烈的手段,来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
  只不过……

  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不过,这般逼迫大臣,终归是会受人非议,若有人以此来做文章,只怕也会起风波啊。”

  王曾叹了口气,看着钱惟演,语气略带忧虑。

  说白了,丁谓倒了,作为他的党羽,钱惟演被清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,这种时候,他维护丁谓是错,对丁谓落井下石,其实也是错,无非一个理由而已。

  但是,对于这一点,钱惟演却显得并不在意,道。

  “你且放心吧,这次要严惩丁谓的,是太后和官家,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,不会有事的。”

  这一次,钱惟演又露出了刚刚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让王曾的眼中不由掠过一丝异色。

  不过,他再想接着问下去,钱惟演却显然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了,只是兜着圈子的顾左右而言他……

  于是,王曾心中的疑惑更甚,但见此状况,他也知道,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。

  将话题岔开,又闲聊了几句,眼瞧着天色渐晚,王曾便也起身告辞了。

  钱惟演笑呵呵的将王曾送出门,转回头来,却见正厅当中,已经多了一位雍容的中年妇人,神色略显忧虑,道。

  “官人,宫中既有吩咐,你何不明言,万一这王相公猜不透你的意思,岂不……”

  看着妇人这般神态,钱惟演脸色一板,道。

  “妇人之见!”

  “朝堂政事,有些时候说的太明白,反而叫人生疑,这王曾是个聪明人,我今天隐隐晦晦透露的这些东西,他必然会追查下去。”

  “到时候,他自然会知道他该知道的……”

  “那好吧。”

  妇人闻言,也只得点了点头,没有再多说什么。

  反倒是钱惟演见此状况,又拉着她坐下,问道。

  “你且细细说来,今日在宫中,官家和太妃娘娘,都还说了什么,半字都不要遗漏。”

  “是……”

  王曾走出钱府的大门,上了轿子打道回府。

  但是,一路上他的眉头却依旧紧紧皱着。

  他能够确定,钱惟演一定隐瞒了什么东西,而且,他隐隐有种感觉,这就是关键。

  对了,宫中消息!

  将自己在钱府的对话回忆了一遍,王曾很快就抓住了关键。

  整场谈话当中,钱惟演的态度都十分自然,除了提到宫中的时候,他的态度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。

  当时,王曾只顾着问他奏对的事,反而是忽略了这一点。

  现在想来,钱惟演明显是在转移话题。

  这么说的话,自己当时应该猜对了,钱惟演一定是从宫中得到了什么消息,确定了丁谓肯定无法复起,所以,才会如此不慌不忙。

  但是……

  解开了一个疑惑,王曾的眉头不仅没有舒展开来,反而越皱越紧。

  宫中要严惩丁谓,这不是什么秘密。

  如今他担心的,不过是太后是否有所动摇而已,所以,按理来说,就算是钱惟演得到了什么消息,也不至于要刻意隐瞒。

  而且,刚刚看钱惟演的神色,他是真的彻底安心下来。

  可问题就在于,就像王曾说的那样,丁谓倒了,清算他的党羽,只是时间问题而已。

  即便是钱惟演表明了立场,和丁谓划清了界限,但是,相对于将他一并斗倒而言,明显是留着他的风险更大。

  那么,钱惟演是怎么有把握,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的呢?

  王曾一路沉思着,回到了府中,却发现卧房当中还亮着灯。

  “夫人,我不是说了,今日会晚些回来,你早些歇下便是,何必等我……”

  走进房中,王曾便瞧见自家夫人捧着一卷书,正在等他。

  于是,他立马将心中的不安压下,上前温声开口。

  眼瞧见丈夫回来,李氏立刻迎了上来,道。

  “官人在外事忙,这本是妾身应该做的,何况也没有多晚……”

  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了轻便的衣裳,李氏扶着王曾在罗汉床上坐下,道。

  “今日妾身得知了一个消息,恐怕和朝堂有关,所以想着,应该跟官人说一声。”

  王曾原本放松的卧在榻上,闻听此言,立刻睁开了眼睛。

  他这位夫人,是故宰相李沆的长女,算得上出身名门,知书达理,性格温婉,而且,自幼耳濡目染,对朝中局势,也是有所了解的。

  王曾这些年,能够仕途顺遂,除了是仗了自己岳家的人脉,李氏自己时不时给他出的主意,也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
  因此,听李氏这么说,他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,问道。

  “什么消息?”

  于是,李氏开口道。

  “午间,钱副枢家的夫人进宫了一趟,不是主动去的,而是宫里传命召见的。”

  “后来,钱夫人出宫之后,便遣人匆匆去将钱副枢请回了府中。”

  “当时还未到下衙的时辰,妾身想着,这般做法,大抵是宫中有什么要紧的吩咐,要交给钱副枢。”

  “所以,妾身便又派人去打探了一下,刚刚传回来的消息……今日,翰林学士晏殊,宿于学士院中未出!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听得最后一句话,王曾顿时坐了起来,大惊失色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