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北宋官家 > 第四十二章:若不用呢?

  天色渐暗,不知何时,宫人们已经轻手轻脚的将灯盏点上,刘娥皱着看着面前的赵祯,第一次流露出了些许不满的神色。

  事实上,对于刘娥来说,她并不在意这件案子到底由谁来审。

  鲁宗道也好,吕夷简也好,张景宗也好,都是得力的人,也都能将案子审清楚。

  不同的是,前面两位来审,代表的政治意义更加浓厚。

  不过,这本也无伤大雅。

  因为,原本刘娥对于新的宰执考虑当中,就有这两人。

  不管案子交不交给他们来审,之后的提拔是肯定的。

  再加上之前赵祯的种种表现,让她以为,这次赵祯突然开口,也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。

  所以,顾及到赵祯的颜面,刘娥才顺水推舟的将此事敲定。

  但是,这个答案,却让刘娥有些失望。

  倒不是说,她觉得赵祯说的不对,内宫之事,外朝的确不应该干预。

  只不过,刘娥更加觉得,冯拯等人说的也有道理。

  毕竟事情已经闹到了这种程度,朝野上下都在等一个交代,有朝中大臣参与审讯,的确更能服众。

  两相权衡之下,她还是更加倾向于后者,毕竟,国事为重。

  正因于此,赵祯此刻给出的理由,才会让刘娥觉得有些失望。

  看到刘娥的神情,赵祯便知道她在想什么,沉默片刻,他重新站起身来,脸色也变得肃然起来,道。

  “大娘娘可是觉得臣说的不对?”

  眼瞧着赵祯如此郑重,刘娥也打起了精神,沉吟道。

  “不是不对,而是此事用二位宰执之法更妥当些。”

  “那若不用呢?”

  罕见的,赵祯这次的口气略有一丝进攻性。

  闻言,刘娥下意识的皱紧了眉头,想要张口回答,但是话到了嘴边,却又咽了回去。

  是啊,不用外朝大臣来查,又能怎么样呢?

  答案是,也不会怎么样。

  见到刘娥愣神,赵祯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,道。

  “二人刚才的争执,臣听明白了。”

  “冯拯举荐鲁宗道,是看中他性格刚正,又出身科道,查出的结果可以让朝中上下信服。”

  “王曾举荐吕夷简,是觉得他权知开封府,名正言顺,更兼熟稔刑案,知道什么该公布,什么不该公布。”

  “但他们的理由,在臣看来,都不成立。”

  想起刚刚的那副场景,赵祯的脸色又变得有些微冷,道。

  “案件的最终结果,到底能不能让人信服,并不取决于审案之人,而取决于结果本身。”

  “冯拯自己也说了,这案子并不复杂,只要对相关之人的处置得宜,那么,朝堂上下自会信服。”

  “至于说查案之人是否有分寸,知不知道案卷该怎么写,案子该查到什么程度,外朝的大臣再好,能比得过内宫之人吗?”

  “宫中之人,向来以大娘娘之命是瞻,案子查清了,他们自会先禀明给您,到时候什么该对外公布,什么该隐下来,自是大娘娘您说了算,不是吗?”

  刘娥沉吟着想了想,眉头略微舒展开来。

  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。

  她之前陷入了冯拯和王曾先入为主的观念当中,只觉得事情既然闹大了,那么,就要用有威望的人来处理,才能服众。

 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?

  只怕未必。

  刘娥并非愚笨之人。

  只不过,她一直习惯的是传统的理政模式。

  在这种模式下,君主并不直接躬理庶务,大小事更倾向于看重宰执的意见。

  所以,她才下意识的顺着冯拯等人的思路去想问题。

  可赵祯或许是因为政务接触的少,所以反而能够跳出这个框架,提供新的思路。

  人有的时候想不明白某件事,并不是因为真的想不明白,而是因为并没有意识到身在山中。

  赵祯现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,刘娥自然很快就想通了。

  御史上奏,说明这件事的确已经在外间传开了,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,就必须用外朝的大臣来审案。

  因为朝野上下关注的是结果!

  皇陵出现了这样的事,朝中大臣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一些真相,所以,他们对最后的案情结果是有一定预期的。

  所以,能不能安抚舆情的关键在于,最终的结果是不是符合他们的预期。

  这考验的是作为决策者的她。

  如果说她有意包庇雷允恭和丁谓的话,那么,就算是鲁宗道来查,底下的人也肯定不会满意。

  相反的,要是她无意徇私,那么,结果符合这些大臣们的预期,他们自然也不会闹。

 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赵祯说的没错,这件事交给宫中来审,其实完全没有什么问题。

  不过,即便如此,刘娥稍一沉吟后,还是道。

  “官家所言的确有理,但朝中政事,本该和宰执共议,就算是要让宫内人来审,也当和二位宰执商议着来,所谓兼听则明,官家方才一言而定此事,确实莽撞专断了些。”

  若不专断,那两人能走吗?

  简单的看过脑中那份记忆的生平之后,赵祯的第一感觉就是,作为皇帝,历史上的宋仁宗实在是过分软弱了些。

  如果说,赵恒对文官的优容,是因为他在对辽战事失败后,需要文臣为自己粉饰太平,尚可理解的话。

  那么,历史上的赵祯对于文官的忍让,恐怕更多的在于,他本人政治能力的不足。

  仁宗一朝,是文官最活跃,也最放肆的时代,历史上的赵祯在和文官的对峙当中屡屡落于下风,除了追封温成皇后一事成功之外,其他时候,但凡是和文官发生的矛盾,基本都是以他退让而告终。

  事实上,赵祯并不认为,历史上的仁宗没有力量压制文臣。

  只不过,或许是出于性格原因,又或许是觉得没有必要,但是总结下来,给赵祯的感觉就是,历史上的仁宗,并不懂得怎么使用手中的这份权力。

  如今既然换了他来,必不可能再像历史上一样,任由文官的权力扩张,所以,打从一开始,就不能惯他们这种坏毛病。

  不过,心中虽如此作想,可赵祯的却不敢多言,只道。

  “方才只是一时情急,大娘娘放心,臣之后再遇到这等事,定会先问过大娘娘。”

  事实上,赵祯更清楚的是。

  案子谁来审对于刘娥来说,压根就不重要,让刘娥感到不满的,其实是赵祯擅作主张,直接给宰执下令。

  这种行为,对于目前的权力关系来说,虽然道理上挑不出毛病来,但其实是一个稍稍有些出格的举动。

  这一点赵祯也知道,只不过当时的状况,刘娥显然已经打算答应下来,要是他不出言的话,那么一切就真的成了定局。

  所以,他必须要开口。

  所幸的是,目前看来,情势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。

  虽然刘娥对此有所不满,但或许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无关紧要,所以,她也没有过分在意。

  当然,这种事情如果出现的多了,那可就不一定了……

  因此,赵祯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。

  这话一出,刘娥总算是点了点头。

  “嗯,天色也晚了,你且去吧……”

  于是,赵祯站起身来,躬身告退。

  不过,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,却听得刘娥又道。

  “今日之事,也算因官家所起,官家对先皇一片孝心是好事,既是如此,之后皇陵诸事的调查进度,吾会让张景宗也及时回禀给官家的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