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终宋 > 第591章 信息差(为白银盟主“niema”加更19/21)

第591章 信息差(为白银盟主“niema”加更19/21)

  “他出来了。”

  李昭成掀开车帘向外看了一眼,向姜饭低声道:“我去了,你看着有无尾巴。”

  “你小心些。”

  “放心吧。”

  李昭成快步下了马车,迅速穿过人潮,冲向从忠王府出来的一行人。

  人未到近前,便听到一声大喝。

  “拿下他!”

  李昭成腹上中了一脚,摔倒在地,身子已被摁住。

  他不慌不张,抬头看向眼前那六旬的老官员。

  “叶公,我是四川李节帅之兄,有极重要之事与公相商。”

  叶梦鼎正要上轿子,回过头来,目带沉思。

  李昭成任人搜身,语速飞快,又道:“今日有只蛐蛐咬了忠王。”

  “放他过来。”叶梦鼎抚须想了想,指着轿子,向李昭成道:“随老夫同乘如何?”

  ……

  远处,姜饭亲眼看到李昭城上了叶梦鼎的轿子,松了一口大气。

  他目光四下一扫,寻找着街巷中可疑的身影。

  “巷口那青衫书生、转角卖菜的摊贩、卖冰糖葫芦的、还有那个老妇……跟上去,看哪个是去仁寿坊的。”

  ~~

  仁寿坊。

  欧阳慧推开院门,向小巷那边看去。

  她父亲是白鹭洲书院的山长欧阳守道,与欧阳修同宗。

  白鹭洲书院是江万里所创,之后,江万里起复,欧阳守道留在书院,教出了许许多多的当世英才,其中最出挑的便是闻云孙。

  欧阳守道极欣赏闻云孙,早早便将女儿嫁给闻云孙,算是慧眼识珠。

  欧阳慧却未在意当不当这状元夫人,与闻云孙亢俪情深,更关切的还是丈夫其人。

  此时夜色渐深,闻云孙却还未归来,她眼中不由透出忧色。

  终于,夜色中有轿子缓缓过来。

  欧阳慧忙又缩回院子,待见到那轿子上下来的是临安知府赵与訔,方才又出来行了个万福。

  “见过赵伯父。”

  她之所以这般称呼,因欧阳守道与赵与訔一直是通家之好,闻云孙如今租住的这小院子便是赵与訔的。

  “是慧儿啊。”赵与訔下了轿,叮嘱道:“宋瑞还未回来?让家中下人来等,你夜里莫要出来,万一遇到贼人。”

  “谢赵伯父,还请伯父稍待,侄女去将这这赁屋的钱……”

  “欸,见外便无趣了。”

  “官人交代过,一定要给。”

  赵与訔笑了笑,挥手道:“明日让宋瑞自与我说,你快回去。”

  话罢,他自转回府邸。

  欧阳慧又向巷口看了一眼,见天色愈暗,愈发担忧。

  “敢问是闻夫人吗?”

  忽有女子的声音在后面响起。

  欧阳慧转头看去,却见是小巷那头有一女子走来,身段还蛮好看。

  但等对方走到近处,却见她半边脸上满是伤痕,颇为骇人。

  “夫人,回去吧。”身后的婢女小声道,拉了拉欧阳慧。

  欧阳慧并不害怕,只是有些心疼对方,道:“这位娘子是?”

  “我本是贾似道府中歌女,因事由触怒了他……今夜前来,是有一事告知夫人。”

  欧阳慧捋了捋耳边的发丝,彷佛已预感到了什么。

  她仰了仰头,姿态显得有些坚强。

  “请这位娘子进来再谈吧……”

  ~~

  那边赵与訔转回府中。

  他曾祖父赵伯圭与大宋孝宗皇帝是亲兄弟,虽然孝宗皇帝被过继给了高宗,但等赵伯圭死后,孝宗还是追封其为崇王,也曾赐宅邸于湖州。

  因此,赵与訔的本宅也是在湖州,到临安是入仕,带在身边的也只有年岁较小的几个孩子。

  这其中,他最喜爱的是第七子,赵孟頫。

  赵孟頫今年才五岁,却已极有书画天赋,此时正坐在庭院中秉烛习字。

  “父亲。”

  赵与訔虽喜爱这孩子,却是板着脸应道:“用功是应该的,但莫坏了眼睛。”

  语罢,他又转头向继室丘氏道:“夜里多给孩子点些烛火。”

  “是,官人先用饭吧。”

  “不急,让頫儿写完这一帖,我先更衣吧。”

  赵与訔深深看了自己这年幼便展露天姿的儿子一眼,微不可觉地叹息了一声。

  这些年眼看官家无后,他不是没有心思。

  前阵子感觉都很近了,若吴潜与李瑕能合力,哪怕不让七子给官家为嗣,让亡妻李氏生的四子过继也好……

  可惜了,功亏一篑。

  如今贾似道宰执天下,想必不用多久,就要撤换他这个临安知府。

  宗室……大宋宗庙已成独夫一人之天下。

  心念至此,突然,门房匆匆跑来。

  “阿郎,闻夫人求见,称有要事……”

  话音未落,欧阳慧已快步赶过来,当即便要跪倒。

  “伯父,求伯父救救我家官人性命。”

  “快,扶住她。”赵与訔连忙让丘氏去拦住欧阳慧的跪拜,道:“有何事?慢慢说,到堂上……”

  ~~

  坐在前庭习字的赵孟頫放下笔,偏头看了眼大堂,只见别的下人都被挥退下去了,堂内只有闻家嫂子正在对父亲低声说话,娘亲则坐在外面。

  他捧着写好的字便往堂上跑,想让父亲看看,好留闻家嫂子一起用饭。

  一直跑到父亲身边,赵孟頫倒也听到了几句话,但却是全然听不懂也不在意的。

  “……那位娘子只听到了‘风疾’二字,贾似道下令盖住消息,并扣押了官人。”

  “她人呢?”

  “走了,怕被连累。”

  下一刻,赵孟頫手里高举着的字帖便被他父亲一把拍开……

  ~~

  马车上,姜饭眯眼看着巷子,看着一个青衫书生走向了赵与訔的府邸。

  只见府门“吱呀”一声打开。

  “倒不用这般正好。”姜饭低声喃喃着。

  ~~

  那边赵与訔才赶出府邸,正见那青衫书生迎面走来,低声道了一句。

  “翁主,忠王被召进宫了,李瑕派人告诉叶梦鼎,蛐蛐要咬忠王……”

  赵与訔点了点头,转身向随从吩咐道:“备轿,入宫。”

  ~~

  大内,选德殿上,赵禥还跪在赵昀面前瑟瑟发抖。

  “鬼……孩儿是真见到了魏关孙的鬼魂……”

  “现在不是在问你这个。”赵昀道:“从最初再说一遍,说方才想起来之事。”

  赵禥低着头,如同背书一般艰难地回忆着,道:“先生说,叔父为孩儿下聘之事……很辛苦,该去探望他。先生便安排了随从,有两人一直跟着孩儿,但分明从来没见过……到了叔父府上,孩儿出恭之后,他们便不见了……”

  “那夜出了祥瑞,你真见到了仙人?”

  “没……没有。”赵禥道:“孩儿在读,孩儿在玩捉迷藏,听到有人喊‘走水了走水了’,孩儿就跑,跑着跑着,先生说,有仙人赐了仙药……”

  “是你要献给朕的?”

  “不是……是先生让孩儿献的,说是对父皇身体好。”

  赵昀脸色愈沉,转头看向殿外,焦急地等待着。

  他还未决定好是否要以“通敌叛国”之罪名下诏调兵追讨李瑕。

  此为大事,必须先确定清楚,查李瑕是否与叶梦鼎勾结,是最快的办法。

  须问问叶梦鼎。

  终于,何仲景匆匆进了大殿,跪下。

  “卑职有罪,请陛下……”

  “叶梦鼎人呢?”

  何仲景重重磕了个头,道:“不在忠王府,只查到他见了李瑕的人……之后不知去了何处,卑职已命人控制了他的府邸。”

  赵昀脸色一变,眼中极少见的闪过厉色,喝道:“继续暗查,一旦发现李瑕、叶梦鼎,格杀勿论。”

  “卑职领旨!”

  赵昀抚着额头,来回踱着步。

  他不敢相信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,仅凭皇城司,已不足以将事情盖下了。

  调兵吗?

  明面上是李瑕欲叛逃,裹走了几名大臣。

  “传旨,招宰执院臣、三衙殿帅立即入宫奏事。”

  “遵旨。”

  “董宋臣,你来改一改闻云孙这封奏折,改为……李瑕与蒙古李璮素有暗中联络……”

  ~~

  宫城北,上教场。

  “连中!非瑜厉害。”

  营房中响起一声呼喝。

  投壶已玩了一会,二十余名与杨镇交好的禁卫将士已饮得酩酊大醉。反倒是李瑕身边带的十余护卫还算清醒。

  李瑕见此情景,不再接杨镇递来的箭支。

  “定藩这般玩闹,真不要紧?”

  “无妨的,我不过是没实职的勋官,也就是今夜宫中增防,将军亲自领人去了,他新官上任嘛,好表现。偏要叫我守着营……再来啊。”

  “不玩了,没多大意思,我走了。”

  “去哪?”

  “自是眠花宿柳。”李瑕道:“我的人已启程了,趁他们走水路慢,我多玩三五日便要赶到华亭县汇合。”

  “那正该多陪我聚聚,休不讲义气。”

  “好吧,那我到外面透口气。”

  李瑕从容踱到营外,走上望台,举目向宫城望去。

  此地是在凤凰山,居高临下,正好将大内宫城一览无余。

  只见临安内城城墙、大内宫城外城与内城这三道城墙上火把如同长蛇,颇为壮观。

  之前只能算到宫城守备有万余兵力,今夜算来,驻守在宫城附近的至少该有三万余兵力。

  还不包括城池北面与外城的兵力……

  杨镇也走了过来,笑道:“夜风真冷。”

  “是啊,这临安真不适合定都,岂有皇宫建在山脚下的,登高一望,兵力布防让人一清二楚。”

  “还有淮河、长江天险呢。”杨镇不以为然,笑道:“真以为等有敌兵渡过了长江,谁还守这临安?”

  “也是。”

  “再找点什么乐子好呢?”杨镇自语着,笑道:“有了。”

  “嗯?”李瑕看着远处,漫不经心哼了一声。

  杨镇道:“早听说你有诗才,这段时日也未听你赋过诗,此情此景,又是临别之际,送我首诗呗。”

  李瑕目光看去,已远远望见有一队人执着火把,正走向选德殿的方向。

  天子连夜召见重臣,为了何事,已不言而喻。

  他眼中终于显出些焦急,转头,向东面酒库的方向看去。

  好一会,终于见到了火光一闪。

  “非瑜?”

  李瑕回过头,眼中已只有平静,笑道:“也好,此情此景,确想起书上看过的半句诗,但记不清了。”

  “快念给我听听。”

  李瑕将手扶在木栏上,随口念了一句。

  “夜深不敢伸长腿,只恐山河一脚穿。”

  话音未落。

  “轰!”

  “轰!”

  “轰!”

  “……”

  爆炸声连绵而起,脚下的望台摇摇晃晃,凤凰山上彷佛是天塌地陷。